①表达每一个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梦想
②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
③诠释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国家荣誉征战
①举世瞩目的中国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
②人民见证和分享着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
③我国成功将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
④实干兴邦,我们为建设美好祖国共同奋斗
①体现了关爱他人讲究策略 ②有利于保护贫困学生的个人隐私
③是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④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①关心社会发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②树立积极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利益
④拒绝社会实践,寻求个人的生活安逸
①“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的交友之道
②“君子之交,不尚虚华”的相处之道
③“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
④“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
①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②加速了风险在全球蔓延
③让生活更加便利和多彩 ④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①主刑和拘役 ②规则和法律
③诉讼和民事诉讼 ④主刑和附加刑
①身边有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
③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④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角色带来的责任
选项 | 情境 | 解读 |
A | 小勇发现在景区购买的文创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找老板协商无果只好自认倒霉。 | 善用法律依法维权。 |
B | 小黄在家里常常偷偷地玩网络游戏到深夜。 |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
C | 某出版社未经钱某同意发表其作品,被判赔偿钱某损失2000元。 | 违法行为须担责。 |
D | 小辉对同学学习上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解答。 | 能够诚信待人。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②维护生命为先,维护国家利益为后
③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①学会感恩,将奉献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②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③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
④将成为消防员作为毕生的梦想和目标
①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警示失信企业,不诚信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规范企业行为,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获得持久效益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构筑诚信文化
④提醒企业要重视无形的诚信资产,杜绝各类失信行为
我每周从家里带5双干净袜子! |
|
| 我每周末再带5双脏袜子回家让妈妈洗。 |
选项 | 案例 | 微点评 |
A | 某报社在未经方某许可的情况下发表了其作品,因此被判向方某赔偿2000元。 | 该报社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
B | 2024年10月,余华英因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都属于主刑 |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提道:“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
D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二条,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为未成年人设置特定模式,提供保护性服务。 | 该模式旨在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 |
①积极参加夏令营活动,欢度假期
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
③去未开发的丛林探险,亲近自然
④收看电视新闻,了解时事变化
材料一 2024年11月,《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致胖东来团队与广大消费者的公开信》郑重呼吁“广大企业以胖东来为楷模,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担当,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构建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贡献自身力量。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继续秉持诚信消费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诚信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抵制不良商业行为,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社会信用氛围而不懈努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精品脱颖而出。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正能量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发着共鸣,这种力量无形却强大,它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打破了时间的壁垒,成为连接亿万心灵的桥梁。
材料一 今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举办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家安全法规知识讲解、学校消防安全演练及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等,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材料二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说:“这些年我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发展,深感不易。以前,中国人走出去,经常被外国人看不起。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都很自豪。”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告诉记者:“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越来越有面子。”
材料三 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她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却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在大山深处建起一所专供贫困家庭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并用12年如一日的坚守,让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国家法制宣传日。据此,某校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强法治素养,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案例分析】3月22日,某地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近日,在安庆开往合肥南的G8324次列车上,无座乘客李某霸占女乘客的二等座,拒绝让座。经过列车长多次劝说无效后,乘警三次警告无效后强制将其带离,最终李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行动指南】小明、小亮和小海在公交站等车。突然,一个男青年持刀抢了一个阿姨的皮包,并狂奔离去。见此情景,三人的做法各有不同:小明心想,和他没什么关系,于是他假装没听见。小亮心想,见义勇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大喊一声后便冲了上去。小海一边大喊“抓小偷!”,一边跑向附近治安岗亭找人帮忙。
【警钟长鸣】8月12日,202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座谈会在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贵定监狱)召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呈现新特征,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