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组卷网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学期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二一组卷 日期:2025-03-04 类型:语文开学考试 年级:七年级下学期 浏览:6
积累与运用
  • 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戒(chěng)       蓄(zhù)             和(ǎi)             惊慌失错 B. 亮(liáo)          怒(bào)             狭(ài)            精易求精 C. 待(luè)            倜(tǎng)             憔(cuì)          花团锦簇 D. 拼(còu)            伏(quán)       一(shà)             骇人听闻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通常会选择去做那些更容易完成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拈轻怕重的本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容易的事能最快地显现成果。 B.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在中心的救助下,重归自然,栩栩如生了。 C. 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得到了人民的拥戴。 D. 在充满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用他们的青春谱写了壮丽诗篇。
  •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 B.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童谣,深受大众欢迎。 C.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 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小渝老师从《人民日报》上截取了一段文字,打算在班会上向同学们介绍春节,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武帝改历以后,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的传统。

    ②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③辛亥革命之后,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后一直延续。

    ④春节从历史深处走来,经由时间积淀形成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如祭祖、祭灶、扫房、拜年、贴春联、穿新衣、放爆竹、逛庙会等。

    ⑤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A. ⑤④②①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④⑤②①③ D. ④②①③⑤
  • 下列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它是我们生命的必要。①我们有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的感受吗。②我们在箴言中茅塞顿开;在名句中汲取养分;在经典中濡养性灵……③与过去单一的阅读方式相比,如今读书方式多样化,如电子阅读、纸质阅读等……尽管形式有差异,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④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与繁杂,阅读使我们内心沉静,让我们活出人生的大境界。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中,令堂、高就、贵庚、贤弟是敬辞,敝校、愚兄、拙作、鄙见是谦辞。 B.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史记》合称“四书”。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即意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 默写

    (1)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刘禹锡《秋词》)

    (6)将军百战死,_____。(《木兰诗》)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9)会当凌绝顶,_____。(杜甫《望岳》)

    (10)斯是陋室,_____。(刘禹锡《陋室铭》)

    (11)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古诗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 ,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 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fú,放在句子的开头,引起论述或叙述的太短,不必译出。③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文学作品阅读
  • 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②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

    ④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唰唰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⑤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一进腊月,家里就催我早点儿回家过年。所以,不管我身在何处,总是千里迢迢地冒着严寒往家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因为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⑧我们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⑨父亲的房子上落着雪,有时从树林深处传来几声鸟鸣。我们一边召唤着父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因为母亲住在姐姐家,所以我们都到这儿来了。姐姐的孩子小虎刚过周岁,已经会走路了。一进门母亲就抱着小虎从里屋出来了,我点着小虎的脑门说:“把你姥爷领回来过年了。”小虎乐了,他一乐大家也乐了。

    ⑩可是,当晚小虎哭个不休。该到睡觉的时辰了,他就是不睡。母亲关了灯,千般万般地哄,他却仍然嘹亮地哭着。直到天亮时,他才稍稍老实起来。姐夫说:“可能咱爸跟到这儿来了,夜里稀罕小虎了。”说得跟真事似的,我们都信了。父亲没有看过他的外孙,而他生前又是极喜欢孩子的。我们从墓地回来,纷纷到了姐姐家,他怎么会路过女儿的家门而不入呢?而他一进门就看见了小虎,当然更舍不得离开了。

    ⑪母亲决定把父亲“送”到弟弟家去。早饭后,母亲穿戴好,推着自行车,对父亲说:“孩子也稀罕过了,跟我到儿子家去过年吧。母亲哄孩子似的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母亲把父亲“送”走的当夜,小虎果然睡得很安稳。第二天早晨起来,他把屋子挨个走了一遍,一双黑莹莹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东看西看,仿佛在找什么,小虎是不是在想:姥爷到哪儿去了?

    ⑫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多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往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⑬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⑭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⑮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原文略有删改)

名著阅读
  • 关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B. 《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有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虎妞,为生活所迫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遭受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C. 祥子和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有虎妞和小福子。 D. 《骆驼祥子》是以19世纪末期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遭遇为主要情节。最终祥子因为贪婪,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堕落为一个麻木、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 小乙同学寒假认真阅读《骆驼祥子》,他对老舍说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不是他自己的过错。”印象深刻,同时又回想起《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兽而为人最终为佛的故事,于是他产生了疑惑:一个由人而成兽,一个由兽而成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思考帮助他来解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