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组卷网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学期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雅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二一组卷 日期:2025-03-04 类型:历史开学考试 年级:九年级下学期 浏览:4
选择题
  • 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早期国家

    统治手段

    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认为是神意。

    美索不达米亚城邦

    制定法典;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

    A. 城邦体制成熟 B. 实行民主政治 C. 神权色彩浓厚 D. 采用奴隶制度
  • 《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
    A. 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 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 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 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 西欧城市自治的发展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哪一现象能够印证这一影响(     )
    A. 市民阶层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B. 城市的学校、图书馆等设施不断完善,培养了大量人才 C. 城市成为经济中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城市与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 下表反映了中古后期英国伦敦的部分庄园经济情况。表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伦敦地区各类领主庄园谷物和麦芽处理情况(1288—1315)


    主教地产

    世俗领主地产

    王室地产

    留存

    43%

    48%

    42%

    转移

    1%

    4%

    2%

    出售

    56%

    48%

    56%

    A. 租地农场的不断出现 B. 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 C. 封君封臣制逐步瓦解 D. 全球商业联系初步建立
  •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的发展。下列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致力于法制建设 B. 都实现国家的独立 C. 都积极发动对外战争 D. 都打击本国封建势力
  •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提出了对非洲“通商(Commerce)传教(Christianity)文明(Civilization)殖民(Colonization)”的方案,被称为“四C连祷词”。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___ )
    A. 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废除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C. 向非洲输入资本主义文明 D. 通过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
  • 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   “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的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这一运动(     )
    A. 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培伦在《印度通史》中写道:“从军事意义上说,印度失败了;但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印度通过维护精神自由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自由最终导致印度的政治独立。”材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___ )
    A. 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B. 提高了印度人民文化水平 C. 促进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 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
    A. 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 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的荒谬。”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句话中的“他”应是(    )
    A. 牛顿 B. 法拉第 C. 达尔文 D. 诺贝尔
  •  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    )

    《三巨头》

    A. 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 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 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 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 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国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随即减少对美国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国钢铁出口。1980年,有美国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力量比苏联的军事力量对美国的安全更有威胁”。这些言行证实了(   )
    A.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B. 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C.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D. 日本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非选择题
  • 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可以反映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时期英语新词

    组别

    时期

    新词

    1 组

    15-17世纪

    potato; banana; maize

    2 组

    19世纪后期

    telephone: telegraph; electron

    3 组

    20世纪初

    tank; machine gun; gas mask

    (注: maize——玉米, 原产地美洲; electron——电子; gasmask——防毒面具)

    从英语新词与时代发展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涉及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 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第一卷)》

    材料二 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思想解放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

  •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常常伴随着各种危机,应对和解决危机是世界性的课题。周老师以“危机·应对”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恰当的政策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的革命热情当作经济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全球工业化模式》

    (1)请从方法和效果两个方面分别解读列宁“注重实际”的做法和斯大林的“一个创举”。并从经济手段的角度找出相同做法。

    【改革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

    (2)分析上述两幅图片的关系,并谈谈你如何理解图二“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

    【变革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材料三 邓小平依据对20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的“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3)材料三中提到的“走自己的路”具体指的是哪一条路? 综上所述,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应该怎么做?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在华盛顿签署的某宣言

    材料三 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第三次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世界的崛起,即“后美国时代”。在产业、金融、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发生着转移,正在偏离美国的统治地位。这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崛起的世界.一个由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定义的世界。

    ——摘自美国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