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华夏认同——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争鸣中有共性 |
材质:黑色。 玄武岩上方:带有神话色彩的浮雕。 序言:赞颂国王的丰功伟绩,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为人民造福”。 正文:282条法律条款,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 结尾:对国王歌功颂德,强调法典的原则不可改变 |
中国古代盛世的治世之道呈现出一般性的规律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形成期的战略文化》
材料二 汉文帝稳定政局,约法省禁,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他避免战争,节制兴建,节约了国家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从而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此外,他实行“入粟拜爵”政策,另开财源,以减少算赋,免收田租,让农民休养生息。在工商业发展方面,汉文帝时政府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这样,最终财源得到扩大,富国富民的目标得以实现,文景盛世得以出现。
——摘编自艾声《汉文帝与“文景之治”》
材料三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某班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主题史料收集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
(1)请在图中找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的位置,并写出其对应的字母。它们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口号?图示信息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________(背景、成果或影响)。(选择一项)
小组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马关条约》开始。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救亡”成为所有爱国者的中心口号。
革新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战争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
——摘编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2)革新和维新两股力量分别推动了中国的什么运动?该史料主要可用于研究中国政治近代化的________(背景、成果或影响)。(选择一项)
小组三
1920年洪北平编《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 《新青年》登载的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上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给中国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从古至今,丝路兴衰见证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足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对外开放。随着国门的打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物产、科技、工艺等沿着这条大道不断地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正如史籍所载:“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到唐代,更进入到“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在长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海陆两途,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火药等物品及造纸、炼铜等技术,都相继传播到东亚、中亚、西亚及欧洲。
——摘编自武斌《汉唐:中华文化的魔力圈》
材料二 明朝立国后不久,提出了“怀柔远人”的对外政策,招徕东南亚诸国入明朝贡。郑和下西洋期间,郑和舰队清除了贡道沿线的不安定因素,东南亚贡使蜂拥来华。明中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先后在亚洲建立起海洋霸权体系,东南亚均被纳入了殖民地贸易网络之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形式由私人帆船贸易占据主导,朝贡贸易基本停止。
——摘编自和洪勇《明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等
材料三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3年10月18日)
材料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新型武器和战争形态表。
大致时间 | 科技革命 | 新型武器 | 战争形态 |
16-17世纪 | 近代物理学诞生 | 火枪、火炮、鱼雷 | 火枪炮战争 |
18世纪 |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 铁甲舰、潜艇、机枪 | 半机械化战争 |
19世纪 | ①________________ | 飞机、坦克、航空母舰 | 机械化战争 |
20世纪上半叶 | 相对论和量子革命 | ②________、原子弹 | 核战争 |
——摘编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