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理】
材料一: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很小的气泡。
材料二: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 而从氨气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g/L, 两者相差0.0064g/L。重复实验,发现两者的密度总是维持这样的差值。瑞利对此展开探究,经反复试验,最终发现了氩气。
材料三:氮气是一种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燃烧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某些固体酒精是由酒精、氢氧化钠和硬脂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②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建立猜想】
猜想一: 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 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三: 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碳酸钠俗称_____,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是_____。
【交流讨论】实验中 BaCl2 溶液能否用 Ca(OH)2溶液代替,并说明理由_____。
猜想一:与其质量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其在斜坡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与其运动到坡底时速度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科将一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的弧
形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并用小球模拟自行车,不计空气阻力。
【查阅资料】
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
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
【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
【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下表数据。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组别 | 盐水浓度 | …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1天 | 第13天 |
甲坛 | 4% | 3.2 | 3.8 | 3.5 | 3.4 | 3.2 | |
乙坛 | 6% | 5.5 | 4.0 | 1.8 | 1.31 | 1.2 | |
丙坛 | 8% | 2.0 | 1.8 | 1.4 | 1.1 | 1.0 |
【市场调查】小科发现市场上有如图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出售,该补给器连接上气体细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自制补给器】小科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自制补给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取样品质量/g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取稀硫酸质量/g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 | a | 0.1 | 0.3 | 0.5 |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