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据 | 对应史实 |
秦朝中(3000万)—西汉初(1650万) |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
西汉初(1650万)—西汉中(5767万) | 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
东汉末(5648万)一西晋初(1616万) | 军阀割据混战、三国鼎立 |
唐朝初(2500万)一唐前期(5291万) |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经济发展】
材料一
文物① | 文物② | 文物③ | 文物④ |
春秋铁农具 | 汉代耧车(模型) |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
【制度创新】
材料二 英国学者如郭士立、麦都思、密迪乐在介绍科举制的同时,都强烈呼吁英国政府按科举制原则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1853年政府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颁布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自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
【科技领先】
材料三 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贮和传递手段。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一 可以说,“一战”结束时就埋下了“二战”爆发的种子,地点就在巴黎凡尔赛宫。种子的萌发还需要空气、水、土壤等外部条件。
———摘自思不群《二战全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自[日]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中国的抗战维护了亚洲的集体安全,为同盟国在亚洲的利益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中国战场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无法全力北进攻击苏联或南下进攻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从而减轻了美、英等同盟国的压力。……此外,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为盟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美]弗兰克·迈克瑞《帝国在华南的冲突》
材料一 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最廉价的劳动力。400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约2.1亿人口,是黑人传统文明衰落、经济发展倒退的祸根。“三角贸易”给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资本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开始。1956年,埃及反对英国、法国、以色列武装侵略的斗争取得胜利。1956年,摩洛哥、苏丹独立。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摘编自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材料三 2023年金砖国家扩员前后GDP占全球比例对比
注:
原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扩员后十一国(2023年新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JME)2023年全球GDP估算值
材料一 中国、俄国、美国的涉农改革统计表(部分)
国别 | 改革名称 | 农业改革措施 |
中国 | 商鞅变化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 |
1950年的土地改革 |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A_的土地所有制 |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俄国 |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
B |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
美国 | 罗斯福新政 | 调整农业政策 |
材料二 农业改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重塑了农业生产关系,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深刻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农业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摘编自冯涛著《农业政策国际比较研究》